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 | 船海领域首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落户哈工程

船舶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2-07-18

近日,教育部正式下发通知,哈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7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获批立项建设,这将为入选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是教育部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推出的重要战略计划,是“2011计划”的国际版、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升级版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示范版,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战略行动,也是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战略支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联合实验室的主要建设目标,一是支撑形成一流学科,引领新兴、交叉发展方向,学科实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二是承担国际前沿或重大需求科研任务,持续产出国际学术界公认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原始创新成果,学术影响力进入国际一流。三是汇聚国际一流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杰出创新能力的科学家,领军人才水平达到世界一流。四是充分利用国际化人才培养手段,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国际一流。五是执行国际化运行机制、人才评聘、学术评价和支撑服务,实验室管理水平达到国际一流。


从2019年度的国际合作联合实验立项名单来看,7所高校中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3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东理工大学、长安大学等4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为了培养国际化高层次人才、打造“船舶与海洋工程”世界一流学科、服务“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战略,2014年哈尔滨工程大学与里斯本大学启动了教育部“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培育建设。联合实验室实行咨询委员会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中方主任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韩端锋教授,葡方主任为葡萄牙工程院院士、里斯本大学教授Carlos Guedes Soares。咨询委员会由两院院士领衔的国内外船舶与海洋工程及相关领域著名专家组成。


联合实验室重点围绕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水动力学、船舶设计制造技术、海洋工程技术、海洋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海洋无人系统技术等六大方向,开展相关基础科学问题、前沿技术与应用技术合作研究,突破若干核心技术;通过合作交流和联合培养,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国际学术交流,进一步扩大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建立船舶与海洋工程国际合作和协同创新的组织管理新机制。




培育期间,双方积极扩大人员交流与合作,通过优势互补、协同攻关,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双方联合申报并完成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海上浮式风电系统风险评估软件研发》,同时在深水畸形波特性与不规则波短期统计概率分布、船舶结构安全性及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基于风险评估的海洋工程装备成组维修技术、极地船舶船型优化设计技术、海洋新能源高效转换理论与综合利用技术、无人系统智能决策与控制技术等开展了合作研究。


联合发表了学术论文15篇,其中一篇获英国皇家造船工程师学会“卓越奖章”;前后选派10余名青年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前往里斯本大学开展合作研究或交流学习,同时选派了10余名优秀学生进行短期交流或联合培养;从里斯本大学引进3位毕业的博士或博士后为专职教师;我校5位教师进入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大会(ISSC)技术委员会任委员。


段文洋教授和Guedes Soares教授任国内外主编的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英文版)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并成功进入ESCI数据库;“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获科技部认定,并成立了首个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合作联盟。


此外,联合实验室培育项目也获得了教育部“培育国家重大科技设施和创新平台”项目支持。经过近四年的培育,2018年6月正式向教育部申报立项建设。



相关精彩链接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丹心铸舰,青春起航

四方共建!推动哈工程全面创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

喜讯!哈工程3位教授入选2018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科研经费到款15.3亿 | 2018年哈工程科研力MAX!




    哈尔滨工程大学    

—  heu19530901  —


图文来源 |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公众号

编辑 | 张岩松 齐鑫

责编 | 霍萍

审核 | 吕冬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